马悦雪 2025-07-15 22:09:44
个人所得税抵扣的核心是允许纳税人在税前减除特定费用,直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例如,根据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5000元基本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基础。在此基础上,纳税人还可享受专项扣除(如基本社会保险)和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或住房支出)。这种机制通过降低计税基数,实现税负的公平调节,确保收入较低群体获得更多减免。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抵扣主要包括六大类别,覆盖常见生活支出:
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可扣除1000元,全年累计12000元。
继续教育:纳税人接受学历或职业资格教育的费用可按标准扣除。
大病医疗: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万元内据实扣除。
住房相关:房贷利息每月扣除1000元(限首套房),或住房租金根据城市级别差异化扣除。
赡养老人:父母或祖父母年满60岁,独生子女每年扣除24000元,非独生子女分摊额度。
这些类别需提供合同、凭证等证明,并由税务机关审核真实性。
在实践中,抵扣需严格符合规则执行。例如,房贷利息抵扣要求纳税人保留贷款合同和还款凭证,按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最长240个月,且婚后只能选择一套房由一方全额扣除或双方分摊50%。另外,投资类抵扣如天使投资个人,若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满2年,可按投资额70%抵扣股权转让所得,不足抵扣部分可结转后续年度。这些案例突显了抵扣政策在促进民生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