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报名经验

公司库存现金盘盈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王颖   2025-07-21 14:52:17

库存现金盘盈的会计分录需分批准前、后两步处理:批准前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并根据原因贷记“其他应付款”(应支付他人)或“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以下分三部分详解:

一、会计分录的具体操作流程

批准前分录
盘盈现金时,需先调整账面至实存数:借:库存现金(盘盈金额)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此步骤将溢余现金暂记入过渡科目,等待原因核查[1][5][6]。

批准后分录
查明原因后,分两种情况处理:

需支付给相关方(如多收客户款项):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其他应付款``````

无法查明原因: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

此环节体现溢余现金的最终归属。

二、核心科目解析

待处理财产损溢
资产类过渡科目,用于核算清查中发现的资产溢余或短缺,需经审批后结转。现金盘盈时,贷方反映待确认收益。

营业外收入
记录非日常活动收益(如盘盈无法查明原因)。注意:与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不同,现金盘盈计入营业外收入。

其他应付款
负债类科目,用于核算应支付给特定对象(如员工、供应商)的款项。若盘盈属多收或少付,需通过此科目归还。

三、实务操作要点

审批流程必要性
未经批准前不得直接调整损益科目,需保留“待处理财产损溢”记录,确保账务合规性。

盘盈频率的管理意义
频繁现金盘盈可能暴露内部控制漏洞(如收付记录错误),需核查流程而非简单记账。

税务处理提醒
计入“营业外收入”的盘盈金额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需纳入应纳税所得额。

常见FAQ:

1.盘盈现金无法查明原因时,为何计入“营业外收入”而非“管理费用”?
因现金溢余与企业日常经营无关,属于偶发性利得。而存货盘盈通常源于收发计量误差,故冲减管理费用。

2.现金盘盈与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有何区别?
现金盘盈最终计入营业外收入(或需支付他人);存货盘盈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因后者属于经营环节误差。

3.盘盈是否影响当期利润?
是。若计入“营业外收入”,将增加利润总额;若需支付他人(贷记“其他应付款”),则不影响利润但增加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