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报考经验

什么是储蓄动机

朱铭   2025-07-11 14:31:04

储蓄动机是激励人们将收入留存而非立即消费的内在驱动力与外在诱因的结合体

一、动机的本质:驱力与诱因

储蓄动机由两大核心要素构成:

内在驱力:指推动储蓄行为的根本能量,包括:

收入结余:可支配收入增加后,自然产生结余资金的留存需求。

预防需求:为应对突发风险(如疾病、失业)储备应急资金。

文化传统:东亚儒家文化强调"勤俭节约",形成"先储蓄后消费"的惯性。

外在诱因:指吸引储蓄的外部目标,例如:

利息收益:通过存款获取增值回报(经济型动机)。

目标实现:为购房、教育等大额消费定向存蓄(消费型动机)。

二、储蓄动机的五大分类

类型核心目的特征
安全型抵御未来不确定性资金流动性强,存取灵活
经济型获取利息收益金额大、存期长、低频操作
消费型实现特定消费目标(如买车、旅行)定向存款,时限明确
节约型避免浪费或符合节俭习惯无特定目标,自发积累
随意型无明确计划,结余资金自然留存金额分散,随机性强
分类依据

三、影响储蓄动机的关键因素

经济环境

利率水平:存款利率上升显著增强经济型动机。

通胀预期:物价上涨可能削弱储蓄意愿(实际购买力下降)。

个人与家庭特征

生命周期阶段(如育儿期储蓄高于退休期)。

遗产动机(为后代积累财富)。

社会文化

政策引导(如税收优惠)、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度。

集体主义文化下储蓄倾向普遍更高。

常见FAQ: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否包含储蓄动机?
否。流动性偏好理论仅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储蓄动机属于资金留存决策,与货币持有目的不同。

2.生命周期动机与遗产动机有何区别?

生命周期动机:为平衡一生消费(如青年储蓄养老),实现跨期资源优化。

遗产动机:纯为财富代际转移,常见于高净值群体。

3.企业储蓄与个人储蓄动机有何不同?
企业储蓄更侧重:

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进取动机);

财务稳健:建立偿债储备(谨慎动机);

利润规模:利润越高,储蓄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