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历教育 > 考研 > 常见问题

202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大吗,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

刘月   2025-07-08 16:49:37

2025年考研政治大纲整体变动较小,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三个板块的细节调整。

一、总体变动情况

2025年考研政治大纲延续了近年“稳中求变”的特点,考试性质、目标要求、科目分值比例(马原22%、毛中特13%、史纲15%)均未发生变化,唯一实质性的新增内容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导论部分。具体表现为:

新增强调知识点:马原导论部分增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掌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内涵(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等)。

时间范围调整:形势与政策部分明确考查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二、各科目具体变化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除新增“六个必须坚持”外,其余内容保持稳定。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知识点与新思想相关内容形成呼应,需注意理论体系的连贯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出现5处调整:

鸦片战争部分新增“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等关键词;

维新运动章节补充“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表述;

辛亥革命相关表述调整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王朝的覆灭”;

解放战争时期“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章节优化了辽沈战役等历史事件的逻辑表述;

社会主义建设部分重新梳理“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因果关系。

题型创新
单选题出现“单选式多选”新题型,要求考生在相似选项中精准辨别答案;分析题新增对唯物史观深层理论的考查,例如结合历史合力论分析具体案例。

三、备考策略调整建议

重点强化新增内容:针对马原新增的“六个必须坚持”,需结合二十大报告原文理解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例如“人民至上”与群众史观的结合。

细化史纲时间轴:对调整后的史纲表述(如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建议通过对比新旧教材表述差异,建立更精确的历史事件因果链。

关注题型训练:通过模拟题重点练习“单选式多选”题型,分析题需积累唯物史观经典案例(如科技革命与社会形态变迁的关系)。

Q1:新增的“六个必须坚持”会以何种形式考查?
可能出现在多选题或分析题中,例如要求结合具体政策(如乡村振兴)说明“人民至上”原则的体现,或对比“守正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关系。

Q2:史纲的5处变动如何影响复习重点?
需特别注意新增的关键词(如“殖民扩张”),这些往往是命题切入点。例如可能要求分析殖民扩张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或比较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差异。

Q3:面对新题型应如何突破?
建议从三方面准备:①整理马原核心概念对比表(如“矛盾特殊性”与“主要矛盾”);②练习历史材料分析题,培养从具体史料抽象出唯物史观原理的能力;③关注年度重大时政事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