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试指南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方法包括

赵琳   2025-07-07 13:40:01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方法主要包括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和抽查审计技术方法

一、诊断环节:健全性与符合性测试

健全性测试
审计人员首先调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管理流程、业务经营措施及程序,将其与理想内部控制模式对比,评估其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例如,审查财务审批流程是否包含关键制衡环节,以判断内控是否存在系统性缺陷。

符合性测试
在健全性评价基础上,通过检查实际业务执行记录(如签字单据、系统日志)或穿行测试,验证内控制度是否真实运行且符合规范。例如,抽样检查采购订单是否均经过双重审批,确认制度执行程度。

二、核心验证:实质性测试

该环节直接审查财务数据与业务实质,聚焦以下目标:

测试目标具体内容
合法性核查交易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如合同条款、税务合规性)
正确性验证会计记录准确性(如收入确认时点、资产折旧计算)
完整性确认无遗漏或隐瞒事项(如检查应付账款是否涵盖所有未结债务)

操作要点:需结合原始凭证、第三方函证等外部证据,如通过银行对账单核实现金余额。

三、技术支撑:抽查审计方法

针对大规模业务数据,采用统计抽样技术:

方法选择:根据内控强度决定抽样范围(内控薄弱则扩大样本量)。

推断逻辑:通过部分样本的审查结果(如10%销售合同的真实性),评估整体业务是否存在系统性错弊。例如,若抽样发现虚假交易,需全面排查收入流水的真实性。

该方法显著提升审计效率,但依赖前期对内控风险的精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