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雨 2025-07-21 18:18:11
PLC自动化工程师与PLC工程师本质上是同一岗位的不同表述,两者没有实质性区别,含金量完全取决于具体岗位的技能要求而非名称差异。企业招聘时更关注实际技能深度、项目经验及系统集成能力,而非职称措辞的细微差别。
从招聘信息看,两类岗位的核心职责完全一致:
编程与调试能力:均要求独立完成PLC程序开发(西门子、三菱等主流品牌)、组态软件应用(WinCC、组态王等)、现场设备调试。例如,西门子1200/1500系列编程、运动控制实现、上位机通讯配置等技能在两类岗位中均被高频提及。
系统设计与实施:均需承担电气原理图设计(EPLAN/CAD)、控制柜选型、设备安装调试,以及项目文档编写。部分岗位明确要求具备BAS系统(楼宇自动化)或轨道交通自控系统的开发经验。
软性技能要求一致:均强调沟通能力、抗压性、短期或长期出差适应性。
关键差异点仅存在于企业个性化描述中:个别企业用“自动化工程师”时更突出系统集成能力(如物联网架构搭建),而“PLC工程师”可能侧重单设备控制逻辑。但这属于企业表述习惯,不影响岗位实质。
职称名称不影响薪资水平,实际能力才是核心评估标准:
高阶技能溢价明显:同时掌握PLC编程、上位机开发(如C#、LabVIEW)、工业物联网协议定义、大型自控系统(地铁/能源)调试经验的工程师,薪资显著高于仅会基础PLC编程者。例如,熟悉SQL数据库与云平台搭建的岗位通常对标更高职级。
行业经验赋予附加值:在医药、食品、轨道交通等强监管行业有项目经验者更受青睐,因需应对复杂工艺与安全标准。
证书的杠杆作用:一级/二级建造师、电工中高级证书等资质可提升竞争力,但需与实操能力结合。
据行业趋势观察,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具备跨领域能力(如PLC+SCADA+工业互联网)的工程师含金量持续攀升。
两类岗位的晋升逻辑完全一致:
技术纵深方向:从设备调试向系统架构师进阶,需掌握多品牌PLC(AB/施耐德/西门子)、DCS系统及工业网络安全等复合技能。
管理转型路径:积累项目经验后可转向技术管理(如自动化项目经理),要求协调采购、外协厂及跨部门资源的能力。
行业专业化选择:深耕细分领域(如水务自动化、暖通控制)建立技术壁垒,比单纯追求职称名称更利于职业溢价。
当前市场对PLC人才需求旺盛,企业更关注“能否独立完成项目”而非头衔,求职者应聚焦技能拓展而非名称辨析。
1.企业为何混用两类职称?
本质是表述习惯差异。部分企业用“PLC工程师”强调设备级编程,用“自动化工程师”突出系统集成角色,但招聘要求中技能高度重叠。
2.哪类岗位薪资更高?
薪资取决于技能组合而非名称。例如:
仅会基础PLC调试:月薪约8K-12K;
PLC+上位机开发+大型项目经验:月薪可达20K-30K。
3.入行者如何提升含金量?
分阶段进阶:
①精通1-2种主流PLC(如西门子1200/1500)及触摸屏开发;
②拓展上位机(C#/LabVIEW)、数据库(SQL)、工业通讯协议;
③积累行业know-how(如GMP制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