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珍珍 2025-07-09 15:05:15
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因招生方式不同而差异显著: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在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在12月下旬;考试科目方面,同等学力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非全日制考思想政治、外国语、业务课及管理类联考综合(部分专业)。
同等学力申硕
免试入学,完成课程后参加全国统考,考试时间固定为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如2025年5月18日)。
考试分上午(外国语)、下午(学科综合)两场,单科成绩可保留(通常4-6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
需通过初试+复试方可入学:
初试(全国统考):2024年12月下旬(具体依教育部通知,通常为12月21日-23日)。
复试(院校自主):2025年3月-4月,含笔试、面试及综合素质考察。
同等学力申硕
外国语:英、俄、法、德、日任选其一,需与所报专业全日制硕士语种一致。
学科综合:考核专业知识,如人大金融学考金融学学科综合;社会学、法学等专业考对应核心内容。
非全日制研究生
初试科目:
普通专业(如公共管理、会计):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为主)、业务课一(数学/专业课)、业务课二(专业课)。
管理类专业(如MBA、EMBA):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
复试科目:
专业笔试、英语口语、综合面试(含心理素质及职业能力评估)。
针对性复习
同等学力考生需强化专业核心概念(如法学考民商法重点);非全日制考生需刷透历年真题(如管理类联考数学侧重基础题型)。
资源利用
人大提供部分专业考试大纲(如金融学),可官网下载;非全日制复试需关注时政热点(如公共管理案例)。
灵活学习安排
人大支持网络班(如浙江在职课程),异地考生可结合线上课程备考。
Q1:跨专业报考非全日制,是否需要加试?
是。跨专业考生可能在复试加试1-2门核心专业课(如法学跨考会计需考《中级财务会计》),具体见各学院细则。
Q2:同等学力申硕未通过考试,能否补考?
能。单科未过可次年重考,已合格科目成绩保留(一般4年),需在资格卡有效期内通过全部科目。
Q3:非全日制与同等学力证书有何区别?
非全日制:获学历证+学位证(双证),证书注明“非全日制”;同等学力:仅获硕士学位证(单证),无学历证书。
更多招生动态详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