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历教育 > 考研 > 行业资讯

法学专业考研考什么,哪些学校比较好

梅莹   2025-07-08 16:58:42

法学专业考研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两门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综合课(法硕联考)或院校自主命题专业课(学硕),顶尖院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等(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级)。

一、考试科目解析:初试与复试结构

法学考研分为全国统考(法律硕士)和院校自主命题(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专硕):采用联考模式,初试含政治(100分)、英语一(100分)、专业基础课(刑法+民法,150分)、综合课(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150分)。

法学硕士(学硕):公共课相同,专业课由院校自主命题,例如北京大学刑法学考《刑法总论》《刑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考《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

复试环节:通常包括专业面试(占比40%-60%)、外语听说测试、综合素质评估,部分院校增设笔试(如清华大学的案例分析论文)。

争议点:法学硕士自主命题灵活度高,但备考难度大;法律硕士统一命题公平性强,但竞争激烈(2023年国家线326分,部分985院校实际录取线超360分)。

二、院校梯队与学科优势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法学学科评估,院校分为以下梯队(见表1):

梯队代表院校优势领域
顶尖梯队(A+)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宪法行政法、刑事司法
一线强校(A/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
区域特色院校(B+)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环境法、诉讼法、海洋法

趋势: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复旦)通过跨学科项目(如“法律+金融”“法律+人工智能”)提升竞争力;政法类院校(如西南政法)依托行业资源强化实务培养。

争议点:选择政法类专门院校(专业深度)还是综合性大学(资源广度)?例如,华东政法大学毕业生在长三角律所就业率超70%,而清华法学院学生更易进入跨国企业或国际组织。

三、备考策略与资源匹配

阶段化复习

基础阶段(3-6月):通读《考试分析》(法硕)或院校指定教材(学硕),建立知识框架。

强化阶段(7-9月):精研真题(近10年),例如法硕联考民法学高频考点“物权变动规则”出现率达90%。

冲刺阶段(10-12月):模拟考试+时事整合(如2024年《民法典》司法解释更新)。

资源适配

跨考生优先选择法律硕士(全国统考),法学本科背景者可冲击学硕(如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录取率约8%)。

弱项突破工具:“觉晓法考”APP(大数据分析薄弱知识点)、《法学研究》期刊(追踪学术热点)。

推荐资源

《全国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法硕命题基准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官网“考研专栏”——学硕真题及导师研究动态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结果”

慕课平台《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开设)

行业报告《中国法学教育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

智能总结

考试双轨制:法硕联考标准化,学硕自主命题需精准锁定院校考纲。

院校分层:A+院校垄断顶级资源,B+院校区域就业优势显著。

跨学科趋势:顶尖院校推动“法律+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

数据化备考:近5年法硕民法真题重复率35%,效率工具可提分20%+。

就业杠杆:政法类院校区域人脉强,综合院校跨行业机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