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历教育 > 考研 > 常见问题

考研有几个志愿可以填

张一雯   2025-07-06 14:36:53

考研初试阶段考生只能填报一个院校的一个专业,但调剂时可填报三个平行志愿,且不同考生类型(如推免生、单独考试考生)的规则存在差异。

一、初试阶段:单一志愿的填报规则

根据《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考生在初试报名时仅能选择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且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不可兼报。若考生需要更换目标院校或专业,必须在报名截止前取消原志愿并重新填报,同时需重新缴纳报名费用。这一规则要求考生在初试前必须明确目标,结合自身成绩、专业兴趣和院校竞争情况做出精准选择。

考生需注意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报考限制:若初试成绩未达到学术型硕士复试线但满足国家线,可申请调剂至专业型硕士;但专业型硕士不可反向调剂至学术型。这一规则在志愿填报时需优先考虑未来发展方向(如学术研究或职业应用)来决策。

二、调剂阶段:三个平行志愿的灵活运用

初试成绩公布后,若考生未达到第一志愿复试线但符合国家线,可进入调剂系统填报三个平行志愿。这三个志愿在系统中无先后顺序之分,且每个志愿需单独锁定(通常不超过36小时)。考生需注意:

志愿锁定期间不可修改,需提前规划填报顺序;

优先选择调剂成功率高的院校,例如近年扩招专业、新设立硕士点的院校;

结合梯度策略,将志愿分为冲刺、稳妥、保底三类,避免全部填报热门院校导致调剂失败。

例如,分数中等考生可填报1所学科排名较高的院校(冲刺)、1所地理位置优越的省属重点院校(稳妥),以及1所近年调剂名额较多的院校(保底)。

三、特殊类型考生的志愿规则差异

推免生:部分院校允许推免生在系统中填报多个志愿,但具体数量由招生单位决定。例如,某些“双一流”高校允许同时填报2-3个学院或跨学科志愿,以增加录取机会。

单独考试考生:这类考生通常为定向培养或特殊人才计划,志愿填报规则由招生单位自主设定。例如,部分院校允许填报1个主志愿和1个备选志愿,而部分单位仅限填报1个。

专项计划考生:如“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需根据政策文件单独填报,且可能享有额外的调剂名额或降分录取机会。

常见问题:

1.考研志愿填报后能否修改?
初试志愿在报名截止前可修改,但需重新缴费并确认;调剂志愿一旦提交且在锁定期内(通常12-36小时)不可修改,需待解锁后调整。

2.调剂志愿填报如何提高成功率?
建议关注三类院校:一是近年新增硕士点的院校(竞争较小);二是非热门地区但学科实力强的院校(如中西部“双一流”高校);三是与本科院校有合作关系的院校(调剂优先考虑本校生源)。

3.保底志愿是否必要?
保底志愿是规避风险的关键,尤其对于分数处于国家线附近的考生。可选择近年录取分数线稳定、调剂名额较多且复试淘汰率低的院校,例如部分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