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 2025-07-22 14:08:49
开篇模板
问题引入式:
“长期以来,(问题)一直是(领域)的老大难问题。能否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关乎(核心意义1),关乎_(核心意义2),是(领域)的重中之重。因此,解决(问题),是(举措性质)_之举。”
政策呼应式:
“自_(政策/时代背景)以来,(问题)始终困扰我国(领域)发展。唯有以(路径)_为抓手,方能破局前行。”
分论点模板
三段式逻辑:
论点句:直接点明分论点核心,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例证分析:以国内外案例佐证,例如“某国通过_(具体措施),实现(成果),为我国(领域)_提供借鉴”。
影响分享:强调必要性,“若忽视_(问题),将制约(相关领域),甚至威胁(国家/人民利益)_”。
结尾模板
综合施策型:
“当前_(问题)的解决,需统筹(举措1)与(举措2),更需从(根本层面)发力。唯有以(核心路径)为‘牛鼻子’,久久为功,方能推动(目标),为实现(更高愿景)_贡献力量。”
升华展望型:
“从_(历史维度)到(现实维度),从(局部)到(全局),(主题)_的实践终将凝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经济领域
“全球贸易寒意渐浓,中国外贸逆风前行”。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放发展方能做大世界经济蛋糕”。
政治领域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手握公权,为民办事”。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好职、尽好责”。
文化领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百花齐放方显文化繁荣”。
社会领域
“绿色发展是人民期盼的底色,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方能激发治理活力”。
生态领域
“顺着问题‘一查到底’,方能实现污染防治‘清澈见底’”。
“落后生产‘一改到底’,绿色转型需‘持续彻底’”。
灵活运用模板:模板需结合材料主题调整,避免生搬硬套。例如,生态类主题可侧重“污染防治+绿色转型”双分论点结构。
论据多元化:案例引用应涵盖政策、数据、历史经验(如“明代于谦的为民情怀”),增强说服力。
语言优化策略:
善用比喻式表达,如“科技创新新引擎”“人才培养组合拳”。
引用古文需精准,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对应民生主题。
国考申论大作文需兼顾“结构严谨性”与“内容深度”。通过万能模板搭建框架,辅以分类金句提升文采,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可大幅提高写作效率与得分上限。建议考生针对不同主题积累10-15组高频句子,并通过真题反复演练逻辑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