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2025-06-29 19:55:39
国考申论满分为100分,题型包括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和文章写作,副省级以上和市地级以下试卷在题型分布及分值上有所不同。
国考申论分为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和市(地)级以下两类试卷,均包含5道大题,但题型侧重不同。
副省级以上试卷:
归纳概括(10分):通常为第一题,要求提炼材料核心信息。
综合分析(15分):侧重对材料深层逻辑的解读,如观点评价、现象分析等。
提出对策(20分):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贯彻执行(25分、30分):包括两题,如整理了公文、宣传稿等,侧重实际应用能力。
文章写作(30分):议论文或策论文,要求结合材料主题展开论述。
市(地)级以下试卷:
归纳概括(10分、15分):两题均为基础信息提炼,侧重细节把握。
贯彻执行(20分、30分):更注重基层实务,如社区通知、工作方案等。
提出对策(25分):要求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操作性强的措施。
文章写作(30分):主题通常贴近民生或基层治理,结构要求明确。
评分规则:
答案需严格按题号顺序作答,未按要求填写(如用外语、网络用语)会扣分。
归纳概括题按要点给分,综合分析题注重逻辑性,对策题需兼顾可行性与针对性,贯彻执行题则强调格式规范。
备考建议:
副省级考生需加强政策理论深度训练,市地级考生应熟悉基层实务场景。
文章写作需紧扣材料主题,避免脱离材料空谈,结构上推荐“总-分-总”模式。
国考笔试总分由行测(满分100分)和申论各占50%,两者均需均衡发力。行测侧重快速解题能力(如言语理解、资料分析),而申论注重逻辑表达与政策素养。备考时建议:
前期分模块突破,后期模拟真题,控制申论作答时间(每题约30-40分钟)。
关注时政热点,如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高频主题,积累规范表达。
1.副省级与市地级申论题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副省级试卷包含综合分析题,侧重宏观政策解读;市地级则有两道归纳概括题,更强调基层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副省级可能要求分析“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而市地级可能需概括“社区治理的具体问题”。
2.申论大作文如何避免偏题?
需从材料中提取核心主题,明确写作角度。例如,若材料围绕“绿色发展”,可从“生态保护、产业转型、政策引导”三方面展开,每段引用材料案例佐证。
3.行测和申论的时间分配如何规划更合理?
行测建议控制在120分钟内(平均每题约50秒),留足申论作答时间(180分钟)。备考初期可按7:3分配行测与申论学习时间,后期调整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