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 主页 > 报名指南

什么是部门和单位审计

张一雯   2025-07-16 19:08:02

部门和单位审计是由部门或单位内部设立的独立审计机构,对自身及所属机构的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进行独立审查与评价的监督活动,目的在于提升组织治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益。

一、核心职能与目标

部门和单位审计的核心是内部监督与服务。其职能包括:

合规性审查:核查预算编制、决算执行、收支管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例如,检查是否存在虚报预算支出骗取财政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等问题。

风险控制与内控优化:识别财务舞弊、资产流失等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如通过审计发现公款私存、收入不入账等漏洞,提出改进建议。

绩效评价:评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验证预算目标(如项目支出必要性、政府采购节约性)是否实现,避免重复建设或损失浪费。

二、审计内容的关键维度

部门和单位审计覆盖三大领域:

财政财务审计

预算与决算:检查预算编制合法性、决算真实性,关注虚列支出、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

收支管理:核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是否执行“收支两条线”,有无截留、坐支资金。

资产与资源管理审计

国有资产:监督资产登记、处置及经营性资产转化,确保账实相符,防止擅自对外投资。

政府采购:审计采购流程合规性及资金节约效果,杜绝超标采购。

制度与流程审计

内部控制:评价会计账簿设置、票据管理、银行账户合规性,识别伪造凭证、账目等问题。

专项治理:聚焦社保资金、建设项目等高风险领域,审查资金挪用或滞留导致的职责未履行问题。

三、审计主体与实施特点

独立性保障:审计机构需独立于财会部门,直接向单位决策层负责,确保结论客观。

覆盖范围:既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如政府部门、公立机构),也涵盖企业内设审计部门。

结果运用:审计署等监管机构定期公布部门审计结果(如2024年42个部门问题金额达315亿元),推动整改与制度完善。

常见FAQ:

1.部门和单位审计由谁执行?

由单位内部专职审计团队或上级部门派驻机构执行,如大型企业设立审计部,政府机关由审计署监督。

2.为何需强化此类审计?

其通过风险预警和流程优化,可降低与浪费。例如,对虚报预算的审查可挽回财政资金损失,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3.与企业审计有何区别?

部门和单位审计更侧重公共资金合规性(如财政拨款使用),而企业审计聚焦经营效益;但两者均需确保内控有效性与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