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雯 2025-06-30 12:00:03
北京自考的过程性考核是一种结合平时学习表现与统考成绩的综合评价机制,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提升考生通过率。
过程性考核是自考改革中引入的**“30%平时成绩+70%统考成绩”评价体系**。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一考定终身”的模式,通过跟踪考生日常学习行为(如课堂出勤、作业完成、阶段性测试等)形成平时成绩,最终与统考成绩按比例合并计算总成绩。例如,平时成绩包含出勤率(10%)、作业成绩(10%)和期末考试成绩(10%),统考成绩占比70%,总分需达到60分方可通过。
不参与过程性考核:考生仅依赖统考成绩,需单科达到60分以上;
参与过程性考核:总分=平时成绩(最高30分)+统考成绩×70%。例如,统考43分时,30分平时成绩可补足总分至60分。
此机制显著降低统考难度,尤其适用于基础薄弱或科目难度较大的考生。以北京部分高校为例,西南石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仅需1科统考参与加分,成都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则有5科适用此规则。
过程性考核主要面向注册助学班或特定专业的考生。需注意:
平时成绩仅当高于统考成绩时生效,否则以统考成绩为准;
成绩档案与统考记录同等重要,影响毕业审核;
考生需选择正规助学机构,确保学习过程被有效记录。
1.过程性考核是否适用于所有北京自考专业?
否。仅部分院校及专业开放该政策,如西南石油大学工商管理、成都理工大学会计学等。考生需提前查询主考院校的具体规则。
2.平时成绩如何评定?
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出勤率(10%)、作业完成度(10%)和校内期末考(10%)。助学机构或主考院校负责记录并提交数据。
3.参与过程性考核会影响学历含金量吗?
不影响。该机制是国家认可的综合改革措施,毕业证书与普通自考一致,仅考核方式不同。